最后一头战象(第一课时)
[ 2011-3-7 13:34:00 | By: zcjd ]
 

教学目标:

1、学会生字新词,能正确朗读,并理解词义。会正确书写“寇“。

2、能通过抓主要事件的方法阅读篇幅较长的课文,初步掌握品读细节的方法。

3、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,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,把握文章的情感。

 

教学重点:把握课文主要内容,品读“披挂象鞍”。

 

教学难点:感受嘎羧的内心,体会作者语言的魅力。

 

教学准备:课件

 

教学过程:

 

课前谈话:

    同学们,你们喜欢动物吗?那我们就来聊聊你最喜欢的动物吧!可以说说它的样子,或者吸引你的地方,也可以是动物和你之间有意思的事儿。

 

一、谈话导入,初识战象。

1、刚才,我们一起聊了你们最喜欢的动物,那么你们知道战象吗?(板书:战象)

 

2、读读这一段文字,说说战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?一起读。

(出示: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。所谓象兵,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。士兵骑象杀敌,战象用长鼻劈敌,用象蹄踩敌,一大群战象,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,势不可当。)

 

3、你真会读书,一下子找到了劈,踩,扑,体会到了战象的英勇无畏。

排山倒海,势不可当,让我们感受到了战象作战时声势之浩大。

 

4、想不想亲眼看看战象英勇杀敌的场面?播放录像。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,在1943年西双版纳的打洛江畔和日寇的一次激战中,全部中弹倒地。在埋葬它们尸体的时候,人们救活了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。它就成了——(板书:最后一头战象)

一起读课题。这头战象的名字叫——嘎羧,今天这节课,就让我们陪伴嘎羧一起度过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。

 

二、初读课文,走近战象。

1、请同学们打开课文,翻到121页,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,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,边读边思考:嘎羧临死前做了哪些事?

2、同学们,你们既有一定的阅读速度,又进行了思考,很不简单。在这篇课文里,有几个字音比较难读,我们先来读一读。生练习。

 

日寇  摩挲 扑喇喇

焦躁不安 浴血搏杀

1)谁来读一读?相机纠正。大家一起读。

 

2)日寇的寇不但难读,还难写,师范写。生在书上练写一遍,看谁写得又快又好。同学们都写得很端正。

 

3)那么,嘎羧临死前做了哪些事?你能不能把这件事用四个字简洁地概括出来?

 

3、嘎羧临死前做了这样三件事情,用“先,然后,再”连起来说一说:先披挂象鞍,然后重回战场,再庄严归去。(看板书,引导学生齐说)象这类篇幅较长的课文,我们就可以通过抓主要事件的方法来了解它的主要内容。(板书:抓事件)

 

4、在这三件事情中,其中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什么?是呀,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嘎羧居然没有去自己的象冢,而跋山涉水来到埋葬战友的百象冢自掘坟冢。难道嘎羧丧失了灵性吗?它究竟有着怎样独特深沉的想法呢?让我们走进嘎羧的的故事,去体会它的情感历程。

 

三、品味细节,感悟战象。

用心默读课文6——9段,哪些句子特别打动你,请你把它划出来,读一读。尤其关注下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,可以圈一圈。也许透过这些词句,我们就可以深入嘎羧的内心!

 

1、预设句子一:

没想到,嘎羧见了,一下子安静下来,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,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,眼睛里泪光闪闪,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。

 

 

(1)    你真是好眼力,一下子找到了这部分最感人的句子。谁也划了这一句?看

样子大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。读读这个句子,从字里行间去细细体会一下嘎羧的心情。生自由读句子。

 

(2)    我相信很多同学此刻在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嘎羧的心。那么,嘎羧哪些动作

神态最打动你?为什么?

A、 呼呼吹去的是什么?是啊,26年了,象鞍怎能不积满灰尘?你从它的这个动

作中感受到了什么?请你读出自己的感受。

 

B、 久久地摩挲。看看“摩挲”下面是两个手,同学们做做动作试试,应该是怎

么样的?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?请你说。这是久久地、慢慢地、轻轻地、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象鞍。你感受到了什么?请你读。你也许摩挲得还不够久!谁再来深情地摩挲摩挲?

 

C、泪光闪闪。是什么让嘎羧如此动情?在它心中,这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是谁呀?他们有多久没有相见了?整整二十六年啊,现在终于相见了,这就叫久别重逢。

D、安静。原先嘎羧处于什么状态?是的,亢奋。眼睛烧得?见到波农丁,那轻

吼,那急促,说明了什么?(出示句子)请你读读这个句子。当嘎羧见了象鞍,却一下子安静下来。这说明了什么?同学们能联系上文来理解,这是一种好方法。

 

E、那这究竟是一副怎样的象鞍呢,值得嘎唆如此念念不忘?如此恋恋不舍?课文中有没有描述?在第几段?

 

2、出示第9段:

象鞍上留着弹洞,似乎还有斑斑血迹,混合着一股皮革、硝烟、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;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,四周镶着一圈银铃,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,象鞍已经破旧了,仍显出凝重华贵;嘎羧披挂上象鞍,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。

 

1)我要请一位同学看着大屏幕读读这段文字,推荐朗读最好的试试?有个小小要求:你要通过你的朗读把这副象鞍展现在大家的面前。你们对她的朗读有信心么?当然,你们想要清晰地看到这副象鞍呢,就要认真倾听。开始。

 

2)读得真流利。你们看到这副象鞍了么?看到怎样的象鞍了啊?嗯,都看到了,这得归功于刚才那位学生的朗读啊。

 

3)那硝烟,那战尘,经年不散!——嘎羧当年就是披挂着它冲锋陷阵的呀!这弹洞,这血迹,对嘎羧来说是什么呀?对,是回忆,是承载它辉煌经历的回忆啊!

 

3、通过边读边想象,和联系上下文,同学们已经开始触摸到嘎羧的内心了。象鞍依旧,英雄却已垂暮。善解人意的孩子们,让我们把象鞍上的每一处回忆都送到嘎羧的鼻子下,让它来摩挲摩挲。指名读句子:

没想到,嘎羧见了,一下子安静下来,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,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,眼睛里泪光闪闪,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。

 

 

4、我觉得你现在仿佛就是嘎羧了,眼睛里泪光闪闪。嘎羧,你摩挲着象鞍,想起了什么呢?你又想说些什么呢?孩子们,让我们拿起笔,倾诉吧。

 

写话:摩挲着象鞍,我想起了————

 

 

1)指名交流,点评。嘎羧想起了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,它曾经中弹,曾经受伤流血,嘎羧为这一切后悔么?是呀,能到疆场上去报效祖国,嘎羧不会后悔,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。生齐读句子。

 

2)也许嘎羧还想起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们,孤零零独活了26年,如今自己就要去陪伴他们了,嘎羧心里又悲又喜。一起读。

 

3)可以说,象鞍上的每一寸都是一个回忆,象鞍上的每一处都记载着它曾经的辉煌,曾经的英武豪迈。生齐读句子。

 

四、课文总结,升华战象。

1、这篇课文的作者叫沈石溪,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这是一篇动物小说,折射的却是人的情感。(出示句子,学生齐读)

 

2、同学们,我们刚才通过圈划重点词句,边读边想象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品味了细节描写。那么下节课,请你们跟随老师,再次走进嘎羧的世界,用学到的方法去更深入地了解嘎羧的情感,了解它做为最后一头战象的精神追求。

 

3、让我们记住嘎羧,记住这——最后一头战象(齐读课题)

 

板书设计:

 

最后一头战象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披挂象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抓重点词句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重回战场     抓事件   品细节  边读边想象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庄严归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联系上下文

 
 
  • 标签:战象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 

    时 间 记 忆
    <<  < 2011 - >  >>
    1 2 3 4 5
    6 7 8 9 10 11 12
    13 14 15 16 17 18 19
    20 21 22 23 24 25 26
    27 28 29 30 31
    最 新 评 论
    最 新 日 志
    最 新 留 言
    搜 索
    用 户 登 录
    友 情 连 接


     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