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目标:
1、 会读七个生字,会写“汪、乘、舟”三个生字。
2、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,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。
3、 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诗的兴趣。
课前谈话:
孩子们,你们喜欢古诗吗?为什么呢?
我说诗的上半句,点到的小朋友开火车往下接,一人一句,行吗?真的行吗?好,开始。床前明月光——?日照香炉生紫烟——?朝辞白帝彩云间——?天门中断楚江开——?众鸟高飞尽——?孩子们,你们瞧,正因为喜欢古诗,不知不觉中,我们人人都成了小诗人呢!
一、走近诗人,揭题质疑。
1、孩子们,你们谁发现了刚才背的五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?(板书:李白。)是的,它们都出自大诗人李白之手。那么对于这位诗人,你们了解吗?(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祖籍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,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,有诗仙的美称,与杜甫齐名,也称“李杜”。 李白留下了上千首诗篇,有《静夜思》《蜀道难》、《秋浦歌》…… )
2、揭题: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李白的诗,题目是——(板书:赠汪伦)谁来读一读。赠是平舌音,读时要注意,拼读。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。(“赠”就是“送”,“汪伦”是“人名”。)赠是把宝贝送给别人,你会把什么宝贝送给朋友?古时候,诗人喜欢写一首诗送给朋友做礼物,很有意思吧?汪字怎么记?水汪汪的汪,所以有三点水,在这里是一个人的姓。(师范写,生写三个。)汪伦是安徽泾县人,他是个酿酒师,非常喜欢诗歌,非常仰慕诗人,尤其是当时唐朝鼎鼎大名的诗人,谁?理解了意思,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诗歌的题目
3、质疑: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?(我想知道汪伦和李白是什么关系?为什么李白会写诗送他?)
二、故事激趣,了解背景。
1、师:是啊,堂堂一个大诗人怎么会和一个普通乡村里的农民认识,还写诗送给他呢?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很想知道,所以查阅了一些资料,这才知道,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,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,你们想听吗?
2、(师讲故事):[内容简介]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,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,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,很想与他结为朋友。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,上面写道:“先生好游乎?此地有十里桃花。先生好饮乎?此地有万家酒店”意思是:"先生,您喜欢游览吗?这里有十里桃花;您喜欢喝酒吗?这里有万家酒店。"李白一看,呀!这么好的地方,我得去看看。可是到了那里,既不见十里桃花,也不见万家酒店,李白疑惑不解。汪伦解释说:“桃花者,潭水名也,并无桃花。万家者,店主人姓万,”意思是:"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,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,并不是一万家酒店。"李白恍然大悟,他不但没有生气,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,两人一见如故。在以后的几天里,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,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,他们一起饮酒作诗,情趣相投,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《赠汪伦》就是李白离开汪伦时写给汪伦的。
三、初读诗歌,正确朗读。
1、出示诗歌,学生练读。李白写了怎样一首诗送给汪伦呢?谁来读一读。提醒小朋友哪几个字音要注意的?(乘是多音字,舟是翘舌音。)学习书写乘,舟。(重点乘)
去掉拼音,谁再来读一读。你读得很正确。你读得很流利。一起来读一读。
2、我们刚才已经能把诗正确流利地读下来了,下面请小朋友们边读边想想,诗句里哪个字词你不理解,打个问号,等下我们交流。
①“欲”什么意思?(想,准备)
②“踏歌”什么意思?一边用脚打节拍,一边唱歌。(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,帮助学生理解?)
③“不及”什么意思?(比不上)
3、理解了难懂的字词,请小朋友再连起来把诗句读一读,说说你读懂了什么?
四、精读诗句,品悟情境。
1、读诗基本意思懂了,但还没有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,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,想想这首诗里还有什么问题吗?
(1)踏歌?
想一想,平常家里来了客人,我们是怎样送人的?可现在李白走了,汪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,而且是组织了整个村里的人抬着酒踏着歌来送行,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?(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)
③试着读出你的感受。你读出诗人和朋友间的依依不舍了。你读出诗人内心的感动了。你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那踏歌相送的场面了。
(2)忽闻 ?
李白本是汪伦请去的,可为何李白走时汪伦却不去送别呢?(学生猜测)
① “忽闻”一词形象地表达出了李白看到汪伦出现时惊喜万分的心情。
② 假如你是李白,会想些什么呢?
③谁来把这两行诗读一读,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?
过渡: 感受到了汪伦对自己的深切情谊,作为一代文豪的李白,因此脱口而出——
(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赠我情)
(3)深千尺、不及、送我情
①师:有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,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?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"我"的情谊有什么关系?(学生讨论)
“深千尺”:说明了什么?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?
“不及”:什么意思?桃花潭的水很深了,但仍比不上什么?
(板书:水深--情更深),是啊!即使桃花潭水——深千尺,也——不及汪伦送我情!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。
②出示背景图,想象情景,进行表演。
相聚须尽欢,分别不忧伤。此时此刻,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,彼此话别。他们会说些什么,做些什么?你们来想一想,演一演。
鼓励学生把自己融入情境之中。说真话,表真情。如:“李白兄且慢走,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?”“汪伦兄,请留步吧!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”
同桌练习,指名演。
5、配乐背诵。
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,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。此时,你就是李白;此刻,你就站在船头,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用背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吧!
自由背诵,指名背诵,齐背。
五、拓展小结
1、李白这首《赠汪伦》,是汪伦以踏歌的方式送李白,想知道李白是怎样送朋友的吗?师范读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学生齐读。
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
李白
故人西辞黄鹤楼,
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
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2、李白用无限深情的目光送别好友孟浩然,你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?《别董大》,是用暖人的话语送别好友的,《送元二使安西》是用喝酒的方式送别的,古代诗人送别他们亲朋好友的时候,可以以歌相送,可以以目相送,可以以话相送,也可以以酒相送。不管是以什么方式,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什么相送?(真情)
是啊,李白就是被汪伦这种真心真情所感动的,才写下千古流传的诗句,齐诵《赠汪伦》。
板书:
赠汪伦
李白
水深——情更深